防微杜渐 禁于未然 | 漳州海事持续推进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工作

发布时间:2023-01-06浏览人数:2318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漳州海事局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按照《福建海事局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工作方案》部署,积极开展船载危险货物安全风险集中治理行动,持续深入打好防污攻坚战。

加强学习和宣传教育。通过支部学习、业务沙龙等多种平台,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学习;通过“双进”、座谈走访宣贯等多种方式,结合航运公司体系审核、公众开放日、日常监督检查活动加大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风险集中治理的宣贯和宣传报道。宣贯期间共走访船舶污染清除单位1家,两员从业单位7家。

牢固树立发展理念。加强学习和宣传教育。通过支部学习、业务沙龙等多种平台,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学习;通过“双进”、座谈走访宣贯等多种方式,结合航运公司体系审核、公众开放日、日常监督检查活动加大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风险集中治理的宣贯和宣传报道。宣贯期间共走访船舶污染清除单位1家,两员从业单位7家。

压实各方安全责任。我局发布《漳州海事局关于建立危防管理“12345”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打造海上危险品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不断提升海事安全监管水平,加快推动海上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保障海上危险品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集中治理专项期间,全局共开展船载危险货物现场监督检查330艘次,发现问题152项、排查缺陷543项。

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按照《漳州海事局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清单》中“五个清单”风险预防、“两个清单”隐患排查要求,加强风险防范管控和预警预判。组织辖区从事水上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两员所在公司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自查发现相关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问题11个。认真开展辖区船载危险货物全链条监管过程存在隐患的海事排查梳理工作,完成载运危险货物安全风险集中治理6项隐患排查清单。

开展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重点领域治理。持续优化辖区货主(码头)高质量选船机制,印发《漳州海事局2022年优化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货主(码头)高质量选船机制工作方案》,引导货主(码头)单位完善选船的评估要素,加强安全风险动态评估,择优选取船舶。今年共开展选船评估918艘,A类船舶803艘,滞留1艘船况较差船舶,船舶安全状况明显提升。强化“两员”从业管理,活动期间对申报员不按规定申报的违法行为进行两人次4分的扣分,走访“两员”公司9家次。

进一步提升海上危化品应急处置能力。修改完善《漳州海域船舶污染应急预案》并已通过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着手编制《漳州市防治船舶及其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并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进展情况,联合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推动海上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完善海上危化品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危化品事故应急力量的投入和建设。开展《载运散装液体天然气船舶安全保障及海事监管研究》、《古雷港区船舶污染应急联防体研究》,进一步提高辖区防治船舶污染应急防备能力。

增强人才队伍建设。修改完善《漳州海域船舶污染应急预案》并已通过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着手编制《漳州市防治船舶及其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并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进展情况,联合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推动海上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完善海上危化品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危化品事故应急力量的投入和建设。开展《载运散装液体天然气船舶安全保障及海事监管研究》、《古雷港区船舶污染应急联防体研究》,进一步提高辖区防治船舶污染应急防备能力。

制定《漳州海事局2022-2023年危管防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危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并持续更新危防管理法规库,各海事处根据辖区业务特点,通过组织培训、开展研讨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执法人员危防管理水平。充分利用漳州海事局两个工作室、一个安检站的平台资源加强危防人才队伍建设。有序推进福建局下达我局各项危防课题研究任务,努力形成各单位(部门)在危防领域共同推动青年人才开展研究工作的新格局,打造高质量的危防人才队伍梯队。

下一阶段,漳州海事局将继续认真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技能,加大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的安全监管力度,强化精准执法、专业执法,严厉打击到港低标准船舶,重拳出击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各类海上违法行为,有效提升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的安全系数,也更好地守护海洋环境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