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以下简称“漳州边检站执勤二队”)主动对接融入古雷开发区发展大局,积极回应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企业复工复产和码头“快进快出”的新期盼,坚持党委总揽、科学统筹,主要采取“三聚焦”措施,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口岸开放、严密疫情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以实际行动为古雷石化园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聚焦通关需求,营造高效顺畅通关环境。落实便企举措,漳州边检站执勤二队认真落实7×24小时边检通关查验、免办国内港口移泊边检手续、国际货运船舶到港“零等待”作业等便民服务举措,今年以来累计节约船舶靠泊等待时长约200小时,节约船方成本近240万元,有效满足化工原料“即到即卸”“卸完即走”通关需求。截至今年7月初,优质服务出入境化工船舶163艘次,出入境人员3492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36.2%和116.4%;提升服务效能,漳州边检站执勤二队紧盯疫情影响下的服务对象报检需求,全面推行“单一窗口”“网窗系统”等平台,年内通过“不见面”方式审批登轮证325份、搭靠证151份,极大缩短了服务对象往返报检窗口时间,也降低了可能存在的染疫风险;优化查验模式,漳州边检站执勤二队针对石化特种船舶航期紧、费用高、安防严等特点,主动协调海关、海事等单位,牵头建立古雷港区联合查验协作机制,确定了联合登临检查、疫病疫情防控、口岸违法犯罪治理、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作框架,推动通关过程中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进一步提高船舶验放效率。今年以来,漳州边检站执勤二队服务保障进口原料原油236.58万吨,出口成品7.41万吨,超去年同期总量,创历史新高,有效促进古雷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发展需要,持续壮大对外开放格局。精准对接口岸开放布局,漳州边检站执勤二队围绕古雷石化园区全产业链特色和“大炼油、大乙烯、大芳烃、大仓储”产业布局,主动跟进古雷港区新开放码头建设规划,先后派员赴码头调研指导10余次,为南8#及南15#-19#泊位开放等项目建设提供精准边检政策咨询和配套服务指导。今年以来,古雷港区已有5个泊位顺利完成口岸开放省级验收;倾力打造便企利民警务,漳州边检站执勤二队结合古雷港区执勤点散、线长特点,不断深化“石化警务区”网格化构架,建立“一片一室、一企一警”勤务机制,目前已经完成了南北方向5个区域3个边检警务室总体布局,实现每个码头经营企业都有1名警官负责解决日常报检、勤务问题等,推动“大管控”“大难题”在“小单元”内解决,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漳州边检站执勤二队将上级一系列便民惠企举措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行动,选派4名民警到古雷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党群工作部以及古雷公安分局等单位跟班学习,通过把地方党政、公安部门先进的工作方法和边检工作紧密结合、融会贯通,进一步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组建1支集数据核查、外语翻译、警务技能等职能的女子查验组,先后优质服务古雷开发区首次出口邻二甲苯、首船乙烯单体销往台湾,推动古雷石化生产货物销往国际市场和两岸能源资源“互通”工作。
聚焦管控重点,筑牢口岸防疫安全屏障。深化港区边检数据化预警,漳州边检站执勤二队密切关注古雷港区通航国家和地区疫情动向,运用港口系统、船讯网等提前对出入境船舶、人员进行预警核查,及时将核查重点、存在疑点通报一线执勤人员及相关查验单位,并根据船舶风险评估和企业诚信等级结果,对船舶实行差异化管理;提升港区边检智能化管控,漳州边检站执勤二队综合应用中国边检“登轮码”、近海小目标雷达系统等管控系统,每天对重点管控部位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有效解决了口岸限定区域管控难、上下船舶人员身份核实效率低、锚地船舶监管盲区大等问题,为企业创造安全稳定的生产作业环境;深度融入驻地防疫大局,漳州边检站执勤二队紧盯“船舶经停港”和“人员旅居史”两个涉疫关键环节,参加每日漳州市口岸联防联控小组线上会商,固化数据推动、业务通报等机制,及时研提防疫工作意见。主动对接市口岸办、卫健局等职能部门,建立并不断完善涵盖信息推送、人员移交、手续办理、转运送医、隔离消杀等全方位全流程无缝协作机制,最大限度保障船员换班,优化营商环境。